加工定制 : | 是 | 產品類型 : | 全新 |
類型 : | 收獲機 | 品牌 : | 圣泰 |
型號 : | ST-1.4 | 售后服務 : | 質量三包 |
適用領域 : | 農業 | 喂入量 : | 1400 |
割幅 : | 140 | 總損失率 : | 0.1 |
重量 : | 200kg | 生產廠家 : | 山東新圣泰 |
動力類型 : | 柴油 | 功率 : | 80ml |
機器大小 : | 大型 | 外型尺寸 : | 1400 |
自動化程度 : | 全自動 |
清除地膜機 撿拾地膜回收機 玉米地收膜機 黑色白色地膜摟膜機
殘膜回收分段作業和聯合作業,其中3種機型作業演示殘膜回收率達到90。殘膜治理問題由來已久,如何解決這白色污染,時至今日仍舊困擾著很多農業工作者。如今,主要農作物的全程機械化發展所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,而作為寧夏、甘肅等西部地區,要想作物生長的好,保水保墑顯得尤為重要,那么地膜覆蓋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環節。但難題又來了,大面積覆蓋后的地膜如何處理面臨兩難的境地,一方面是農戶購買殘膜回收機投資大且回收難,另一方面是殘膜加工企業不能長期得到殘膜原料,無米下鍋的情況屢見不鮮。二者信息不對等,且缺乏中間環節等問題攔住了殘膜回收的推進。
從這些數據上來看,彭陽縣殘膜回收的試點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是值得高興的。在寧夏,彭陽縣只是數個殘膜回收示范縣的其中一個。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,為了推動殘膜回收的發展進程,寧夏各地還將覆膜保墑與殘膜回收工作同部署、同落實、同檢查,圍繞“源頭控制、殘膜回收、殘膜交售、殘膜加工利用和殘膜無害化處理”5個關鍵環節,采取有效措施,加大“以舊換新”工作力度,切實做到應收盡收,確保了2016年農用殘膜回收利用工作的順利進行。為了調動農戶的積極性,彭陽縣、同心縣2公斤舊膜換1公斤新膜。其他縣(市、區)按照每公斤殘膜0.81元的價格進行回收,給予各回收網點每噸600元的運輸補助,加工企業建廠給予1015萬元的補貼,造粒1噸給予8002000元的補助,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、殘膜回收網點及殘膜加工企業的積極性。
要想實現農作物全程機械化,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必須要有質量過硬的農機與之配套研發生產。萬平認為,要想持續發展機械化殘膜回收,除了選定適合的殘膜回收機械外,還需要各個環節通力合作。據了解,目前,寧夏地區已總結推出“補貼殘膜回收機具+鼓勵農機作業公司回收和分揀作業+扶持殘膜企業造粒利用”的運行模式。
記者還記得在2014年參觀寧夏鑫泰殘膜加工廠時,只見一座座小山似的農用殘膜堆放在廠房外,旁邊的簡易棚中有六七位中年婦女正忙著挑揀手中的殘膜的情景。當時,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他們 的難處在于原料無法保持長期供應,主要是苦于無人回收。據了解,截至2016年底,固原市彭陽縣推動建立起了覆蓋全縣12個鄉鎮的“企業牽頭、網點回收、農戶參與、 監督、市場運作”廢舊農膜回收利用體系,并在覆膜面積較大的村扶持建立“三統一”(統一標識、統一價格、統一管理)殘膜回收網點30個;支持縣內7家殘膜回收加工企業引進新設備、新技術和新工藝,改造升級作業線,企業產能達到6000噸/年以上。據統計,彭陽縣共投入殘膜回收機具520臺,12個農機服務組織、82個農機大戶、96個經紀人參與農用殘膜回收與利用,形成了覆蓋鄉村的殘膜回收網。